时间:2020-01-29 点击: 次 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- 小 + 大
香港与祖国内地的命运紧密相连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,需要香港与祖国内地坚持优势互补、共同发展,坚持守望相助、携手共行。从2019年6月份开始,香港反修例风波已超过半年,香港社会治安还未能恢复平静,一些不法之徒罔顾法治,到处纵火、堵路、袭击市民和警务人员。令人震惊的是,在被捕的6000多人中,有2393人是学生,其中约740人为大学生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他们绝大部分是中学的青少年。被捕年龄最小的是一名12岁的男孩,他被控“意图危害乘客的安全而在铁路上放置物品、袭警和携带攻击性武器”三项罪,前途堪虞! 风波的起因主要是两个问题:一个是外部势力的插手,想制造对中国的颜色革命;另一个就是青少年教育问题。正如香港许多有识之士所说,香港年轻人变得越来越激进,根源在学校,关键在教育,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缺失,令我们的青少年对国家的政治、经济、历史、文化及法治等基本国情未有全面掌握,甚至还存在不少误解,以致被洗了脑,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!教育分三方面:家庭教育、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。在学校内外,许多年轻人显然受到部分老师、学长以至同龄人的影响,继而出现相互带动与扩散态势。在社会上,主要来自部分媒体和社交平台的影响。这些媒体和平台充斥着不准确或虚假的报告和数据,带有令人产生消极心态的危险,甚至鼓动暴力行为的言辞,特别有害。这一切给缺乏判断力、没有社会历练、未成熟且脆弱的青少年,种下了所谓“港独”的错误思想。所以,我们要做好青少年的教育工作,从思想上拨乱反正,让他们从认识国家到认同国家,从而做到爱国爱港。 为此,提出如下建议。 一是为香港好、国家好,要发声。去年以来,面对混乱的香港社会,我们港区政协委员无畏攻击诋毁,在各种场合多次发声,呼吁民众要认清暴乱的本质,形成止暴制乱、恢复秩序的社会共识,并将这种共识转变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。我们不仅要在香港发声、内地发声,还要在国际社会发声,澄清事实、以正视听。我今天的发言本身就是一种发声! 二是当好桥梁、促交流,履好职。作为港区委员,要积极为皖港青年交流当好桥梁,认真履行委员职责。据了解,之前安排的皖港交流,都是关于金融、法律、营销,但未涉及医疗方面。我是一名医生,建议可以进行皖港医学交流。香港只有740万人,远少于安徽省,所看疾病的种类及复杂性,也远少于安徽省。如能安排香港医生及医学生到安徽学习一段时间,对他们的学术上是很大的帮助。另外,安徽是旅游大省,境内山水人文丰富,有著名的黄山、九华山;安徽是文化大省,道教、佛教、儒家思想在这里交相辉映,老子和庄子就出生于此,是炎黄子孙的寻根之地;安徽是科教大省,量子信息、智能语音、机器人等产业走在中国乃至世界前列,这些都值得香港青少年来学习和感受,对青少年人生观、世界观的形成都有益处,港区委员也将积极介绍香港青少年来皖考察。 三是主动作为、搭平台,创条件。建议政府在皖港交流上要主动作为、加强统筹、加大力度,形成长效机制。事实上,香港青年也有到内地工作的愿望,但碍于不熟悉内地就业市场的中介渠道,对内地的创业环境缺乏充足认知,因此一直对赴内地就业或创业裹足不前。相关部门应做好赴港政策宣传和就业推介工作,让香港青年更直接了解掌握内地市场的信息。在内地部门网站及办事窗口,可专门开辟一个中介配对区域,方便香港青年及内地招聘企业、机构将双方的信息上传,进行互动配对和沟通。建立“香港青少年国民教育基地”(江西等省已建立),开展常态化皖港交流。邀请更多香港青年到人大、政府、政协等机构进行走访、观摩及考察,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国家的政治体制、经济社会、历史文化等基本国情,增强认同感、自豪感、责任感。 总之,我们要共同为港区青年成长创造良好条件,做好关爱他们成长的有关工作,使爱国爱港光荣传统薪火相传,使“一国两制”事业后继有人! (周伯展 界 别:对外友好;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:省政协委员,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,香江智汇会长,香港眼科医学院前院长,香港大学名誉副教授,香港中文大学名誉临床助理教授) 来源:中安在线 (责任编辑 王彤欣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