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19-09-02 点击: 次 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- 小 + 大
近期,南宁市时不时就来一场暴雨、阵雨、太阳雨,雨水天气给大家带来了各种炎热、闷热、酷热、湿热……然而还有一种热,我们要做好预防,它就是登革热! 今天(8月19日)下午,南宁市疾控中心发布了登革热疫情风险提示,南宁市登革热进入了高风险季节。 截至8月中旬,国内报告登革热病例数较去年同期上升5.3倍,无死亡病例。南宁无本地感染病例,但输入性病例(注:指一个人在外旅行被蚊子叮咬后感染,回家后生病)较往年同期明显上升。 如何做好预防措施,避免登革热的传播?往下看↓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,经带毒的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。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,一般在每年的5~11月份,高峰在7~9月份。 网络配图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媒介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。 伊蚊有两个显著的特性:白天吸血和喜欢在小的积水中产卵孳生。两种伊蚊飞行距离都很短,在日出后(7点-9点)和日落前(17点-19点)的两个小时是叮咬高峰。 网络配图 伊蚊最喜在小型积水中产卵,往往一小杯水不到十天就能孳生出成百上千的幼虫,因此,防控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最主要的措施就是防蚊灭蚊、切断传染源。 登革热的症状及危害 该病最为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发热,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~15天(通常为5~8天),感染登革热后,患者多数以突发高热为首发症状,一两天内体温可升高到39℃~40℃,体温常持续一周不退,可伴有恶心、呕吐、乏力以及严重头痛、眼眶痛、肌肉关节和骨骼痛等。 网络配图 发病后2~5日出现红疹,初见掌心、脚底或躯干及腹部,渐次延及颈和四肢。 个别患者可出现眼结膜充血、鼻子出血、牙龈出血,皮肤下出血等症状,病情严重的情况会出现休克,患者的体温下降、面色苍白、脉搏微弱、血压下降,若不及时进行抢救,很有可能在4到10小时之内死亡,出血情况严重时也可能会发生颅内出血和出血性的休克。 目前对本病尚无确切有效的病原治疗,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。一般患者对症治疗1周可康复;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出血、休克、甚至死亡。 疫情形势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疫情数据,2019 年全球登革热疫情呈持续高发态势。东南亚及南亚地区疫情上升最明显的国家包括柬埔寨、越南、菲律宾、马来西亚、老挝、新加坡、泰国、孟加拉国、马尔代夫等,美洲地区登革热疫情持续高发。 截至8月中旬,国内报告登革热病例数较去年同期上升5.3倍,无死亡病例。广东、云南、福建、浙江、湖南等省份报告病例数最高。国内输入性病例主要来源为东南亚国家。 对于登革热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↓ 人类对登革热不分种族、年龄、性别普遍易感,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。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来源。患者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都具有传染性。 一部分人感染登革病毒后,病毒在血液中存在但不发病,即隐性感染,但是同样能通过伊蚊将病毒传给其他人。 在生活中如何有效预防 无论在登革热流行地区长期居住还是短期逗留,都有可能被携带登革热病毒的蚊虫叮咬而患登革热。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登革热,而灭蚊是唯一有效的措施。 日常预防登革热的措施包括—— 1 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,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,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; 网络配图 2 如果房间内装置蚊帐或防蚊网; 网络配图 3 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,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分量; 4 避免在“花斑蚊”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、草丛、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; 5 爱护环境,不随手扔垃圾。室外的饮料瓶、食品与物品的包装袋(盒、罐等),如果遇到降雨,就可以成为伊蚊的孳生地; 6 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植植物; 7 对于花瓶等容器,每隔3~5天应清洗、换水一次,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。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。 出现以上症状怎么办 无论在登革热流行地区长期居住还是短期逗留,都有可能被携带登革病毒的蚊虫叮咬而患登革热。目前全世界还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登革热。 如果您具备以下3个条件:
请立即考虑采取以下2项措施:
记者:木易 来源:930老友记
|